高防CDN攻击后如何恢复正常访问的实用恢复步骤
記得去年底,我們客戶的電商網站被一波大規模DDoS攻擊打垮,流量瞬間飆到200Gbps以上。當時我正跟團隊在線上會議,警報聲響個不停,螢幕上全是紅色警示。高防CDN雖然擋住了大部分攻擊,但恢復正常訪問的過程簡直像拆彈,一步錯就可能全盤崩潰。今天來聊聊,從實戰經驗中提煉出的恢復步驟,這些不是教科書理論,而是血淚教訓換來的乾貨。
攻擊發生後,第一步絕不是盲目重啟伺服器,而是冷靜確認攻擊類型。那次事件中,我們先用CDN的儀表板分析流量模式,發現是混合型攻擊:SYN Flood加上HTTP慢速攻擊。高防CDN的好處是它有內建偵測機制,比如Akamai或Cloudflare的即時監控工具,能自動標記異常IP。這時要馬上連絡CDN供應商的支援團隊,別自己硬扛。我常看到新手犯的錯是急著關服務,反而讓合法用戶也被擋在外面。
接著啟動緩解措施,這步最關鍵。我們先透過CDN控制台啟用進階防護規則,像是限速請求或啟用WAF的挑戰模式。舉例來說,如果攻擊來自特定地區,就臨時設置地理封鎖,但得小心別誤傷正常流量。同時,檢查CDN的緩存設定,確保靜態資源如圖片和CSS檔沒被污染。那次我們發現攻擊者故意請求大型檔案拖垮頻寬,所以立刻調整CDN的緩存策略,只放行小檔案請求。過程中要不斷監控指標,比如延遲和錯誤率,用工具如Grafana即時視覺化數據。
恢復訪問階段,得逐步放寬限制。先從CDN邊緣節點測試小流量,確認沒殘餘攻擊後,才慢慢增加帶寬上限。我們通常分階段操作:先開通10%流量,監控幾分鐘,沒問題再提升到50%,最後全面恢復。這期間別忘了通知用戶,發個簡短公告解釋狀況,避免恐慌。事後分析不能省,我們會調取CDN日誌和攻擊報告,找出漏洞,比如更新防火牆規則或強化API端點防護。預防永遠比救火重要,建議定期做壓力測試,模擬攻擊場景。
整個過程像打一場仗,團隊協作和工具熟練度決定成敗。現在我們每季都演練恢復流程,把風險壓到最低。記住,高防CDN是你的盾牌,但盾牌也需要保養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