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防CDN是否能防DNS污染?一文看懂防护效果

深夜接到客戶電話時,背景音裡鍵盤敲得劈啪響:「網站全掛了,但服務器監控顯示正常!」這種場景我太熟悉了。掛掉電話前補了句:「查DNS解析紀錄,八成又是污染攻擊。」果然十分鐘後收到截圖——域名被解析到俄羅斯的某個IP。這幾年頂著「高防」光環的CDN服務遍地開花,但當客戶滿懷期待問我「高防CDN能不能擋DNS污染」時,我總得先潑盆冷水:防得住子彈,不代表防得住毒氣

DNS污染的本質是「偽造權威」。當你向公共DNS服務器查詢網域對應IP時,攻擊者透過劫持路由節點或入侵DNS服務器,搶先塞給你偽造的解析結果。這就像問路時,真嚮導還沒開口,假路人就惡意指了反方向。而高防CDN的防禦重心在流量清洗與分散攻擊壓力,好比在店門口架設防暴盾牌抵擋人群衝擊,卻管不了百米外有人偽造路標把客人引去死胡同。

但這不意味高防CDN完全無用武之地。實戰中我見過三種破局思路:

上個月某電商大促遭遇DNS污染,攻擊者把CDN節點IP偽造成黑洞地址。但因為提前部署了DNSSEC+EDNS Client Subnet組合,遞歸解析服務器能驗證響應真實性,並根據用戶真實IP返回最近節點。事後流量圖顯示,受影響區域從預估的47%壓縮到6%,這便是多層防護的價值。

說到底,高防CDN在DNS戰場更像「盾牌鍍層」而非「主戰坦克」。當客戶拍著預算表問我「買最貴的高防CDN能不能一勞永逸」時,我會打開某次攻防戰的流量監控圖:紫色線代表CDN清洗掉的DDoS流量,紅色線則是我們用自建DNS集群攔截的污染請求——兩條曲線幾乎等高的畫面,比任何話術都有說服力。

評論:

  • 求問HTTPDNS實作細節!我們家APP用傳統DNS解析老是被運營商劫持,但聽說HTTPDNS要改客戶端代碼,中小團隊搞得起嗎?
  • 前幾天公司官網被DNS污染指向釣魚網站,緊急上了Cloudflare的DNSSEC。但老闆問為什麼中國移動用戶還是解析錯誤… 是不是國內國外要分開部署?
  • 博主提到CNAME鏈式跳轉的方案,好奇這種操作對解析延遲影響大不大?電商網站0.5秒延遲就是千萬流水啊
  • 乾貨滿滿但有點硬核啊!所以結論是高防CDN不能單防DNS污染,得配合其他技術對吧?那廠商宣傳的「全鏈路防護」算不算虛假宣傳?
  • 真實血淚教訓:去年用某大廠高防CDN,結果他們的DNS服務器先被攻癱,連帶我們業務掛了兩小時。現在直接買專用DNS防護服務,CDN只當加速用
  • Leave a comment

   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