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用云服务器免费试用高效云服务推荐
最近看到好多新手在問免費雲伺服器試用的事,這行幹了七八年,各家廠商的套路算是摸透了。免費試用就像超市試吃,嚐得好才能放心買,但選錯服務商可能還沒上線就被流量壓垮,或者踩到隱形收費坑。今天就掰開揉碎講講真實體驗。
亞馬遜AWS的免費層絕對是技術人的第一塊跳板。12個月免費期夠你完整跑完開發測試週期,EC2那台t2.micro實例跑輕量應用綽綽有餘。但去年幫客戶遷移時踩過雷:他們家免費額度是分散到二十多項服務的,S3存儲超5GB就開始計費,CloudWatch監控日誌爆量也會觸發賬單。適合有雲基礎的人精打細算用,新手建議裝個Billing Alarm防超支。
Google Cloud的300美金贈金玩法更靈活,相當於給你張空白支票隨便配置。測試時把負載拉到50台c2-standard-4機器滿載跑CDN節點,十分鐘壓測流量吃掉$47還沒觸頂,這點很適合短時高併發測試。不過GCP的台灣節點延遲比AWS高8ms左右,東南亞用戶要留意。去年他們更新條款後贈金有效期縮到90天,想深度測試得掐準時間。
國內廠商裡阿里雲新客禮包最厚,當季主推的爆款ECS共享型s6實例免費試用三個月,還附贈50GB對象存儲。但他們家隱形門檻在頻寬:免費套餐只給1Mbps,超過就階梯計價。有次臨時幫客戶做直播推流測試,十分鐘流量突增直接欠費停機,緊急切到騰訊雲按量付費才救場。
說到抗DDoS防禦,免費試用期更要警惕。Azure的安全組默認全端口放行,有次模擬攻擊測試時發現未關閉的Redis端口被爆破。現在我都會手動三層加固:1) Web應用防火牆開CC防護閾值 2) 關閉非必要ICMP協議 3) 雲防火牆策略綁定源IP白名單。免費資源不是護身符,基礎安全配置不做照樣被當肉雞。
真正聰明的試用是帶著殺手級場景去的。比如用Cloudflare Pages託管靜態網站,無限流量+全球加速完全免費;Vercel的邊緣函數免費額度足夠跑輕量API。這些專項服務比綜合雲廠商更適合創業團隊冷啟動。上個月用Vercel+Supabase組合,零成本就撐住了某知識付費平台的預售活動。
最後給三個血淚建議:註冊時關閉自動續費!實例停用後記得刪磁盤!境外服務商綁定虛擬信用卡!去年某客戶忘記釋放Azure的磁盤資源,空轉三個月被扣$200多美金。現在我手機裡還存著各家客服緊急停機的直撥號碼,這都是學費換來的。
評論: